泉州和莆田哪个鞋好,【福建日报·莆田观察】再加码!千亿莆田鞋的逆势转型之路
泉州和莆田哪个鞋好,【福建日报·莆田观察】再加码!千亿莆田鞋的逆势转型之路
建议您加本站客服微信号:1064879863 她会给你推荐可靠有实力的莆田鞋本地厂家微信号。
工厂主要面向实体批发和微商代理一件代发,免费加入轻松微商相册传图销售,无论您是做代理还是自己买来穿都是超值超好的货源。
1958年,莆田县鞋革厂建厂。自此,莆田这座城市与鞋业紧密相连。在60多年的发展中,莆田鞋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呈波浪式前进。
如今,莆田全市有制鞋及鞋材企业4200多家,规模以上企业385家,年生产能力超过12亿双。2018年鞋服成为莆田市第一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,占全市工业体量近三分之一,分别占全国、全省规上鞋业约10%、30%,成为全国重要鞋类生产基地。
今年,由于内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复杂变化,莆田鞋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。莆田市副市长陈志强介绍,当前的经济运行稳中有变、变中有忧,莆田鞋业既迎来发展战略机遇期,也面临着重大挑战。
莆田鞋业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鞋企外向度高,全市70%的鞋企为订单加工型,即为欧美的品牌鞋作代加工。全市鞋业70%产品出口到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,年出口额30亿美元,占全国近15%。当前直接从业人员有30多万,间接从业人员20多万。极高的外向度、庞大的就业群体,使得国际形势不经意的变化,就直接危及鞋企的生存。目前,许多莆田鞋企面临订单外流,有的企业不得不压价,降低利润。还有企业虽接到订单,但因政策不明朗,只能暂停生产观望。
以涵江地区的鞋企为例,去年因美国最大连锁平价鞋企payless公司宣布破产,涵江区新飞天鞋业、永盛大工贸等多家企业受到影响,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。
面对外部环境变化,莆田市政府主动作为,联合相关部门,集众人之力,及时为这个超千亿产业“把脉”“开方”。
莆田市工信局总工程师陈俊杰说,莆田市委、市政府是把鞋产业作为看家产业来重点打造,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,先前已经连续出台了《推进鞋业转型升级七条措施》《加快鞋业转型升级若干措施》等专门扶持政策。
在过去,企业经营有困难,往往羞于表达,真实的意愿无法传达到政府层面。从9月12日起,莆田实行百名干部挂百企,让挂钩的干部实地走访企业。
陈志强说,经过调研了解到,当下的鞋业发展有产业规模大、从业人员多、外向度高等特点,但还存在一线品牌缺、产品利润低、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。
8月份,相关部门起草新政策措施。9月3日,在原有扶持政策措施的基础上,《稳鞋企促升级新十条措施》正式出台,有效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,延长原先《关于加快鞋业转型升级若干措施的通知》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。陈俊杰说,这样能确保政策连贯一致。
截至目前,莆田的鞋业发展保持同比10%以上的增长。
莆田鞋企参加广交会。陈建美 摄
“信心比黄金更值钱”
《稳鞋企促升级新十条措施》出台不久,莆田大大小小的鞋企就感受到了政府的“温暖”。莆田市电商协会会长、自主品牌“玩觅”的负责人郭景说:“做生意有时候就差这么一截,顺利度过了,就往前进一步,如果被打倒了,再爬起来就难了。”
“信心比黄金更加值钱。”郭景说,“至少这个政策的出台,在短期内来看是有效的。”企业处在困境,得到政府的支援,这是一种“再大的困难,也有当家的伸出手援助,共渡难关”的担当。
围绕产业转型升级,莆田市委市政府、广大鞋业企业、各级金融机构及各级有关部门联合发力,把握主动权,稳住鞋业发展基本面。
莆田市工信局局长张志宏介绍,最新出台的新十条措施从建立“白名单”,成立鞋业产业投资基金、行业创新联盟、创新服务中心,以及加大外贸、电商、稳工、创牌、智能制造扶持力度等方面出发,为企业加持,为鞋业行业赋能。
作为鞋业的行业主管部门,莆田市工信部门在政策一出台,即开展了“白名单”企业申报工作。9月12日,第一批生产型鞋业“白名单”公布,全市116家鞋企上榜。
列入白名单企业,可叠加享受省市区优惠政策,政府从担保额度、贴息、税收即征即奖、人才、研发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。同时政府还成立了鞋业产业投资基金、鞋业行业创新联盟,并用“综合体”的形式建立了鞋业创新服务中心。
这十条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、可操作性。比如企业做外贸代工,原来代工的毛利润就低,对于经营出现暂时性困难的企业,措施中给予一定经济补偿,为他们的良性发展增加一些空间。
再比如,融资难向来是一大问题,但郭景表示:“对我们做品牌的,这个措施的出台,可以减少融资成本。”
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市中心支行行长李艳表示,莆田市稳鞋企促升级动员大会暨“金融为民·服务实体”鞋革行业融资对接会,是莆田市21家银行首次为一个产业举办融资对接活动,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,加大信贷支持,降低企业成本,简化审批流程,优化金融服务,创新金融产品。形成“几家抬”合力,大力支持莆田市鞋革行业转型升级。
早在2017年,政府即牵头组建了众协联采购平台,平台目前已有600多家企业入驻。此次出台的措施也注重让平台嫁接中电、阿里、京东、田格设计等资源,引导企业联盟创牌、抱团营销,打造鞋业“1+N”区域品牌。“企业得到实在的好处,就提升了信心。”莆田市众协联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国军说。
但还有一些鞋业的困境,未列入新政策涉及范围,如产权证办理也是多家企业强烈反映的问题。由于历史原因,很多企业厂房无产权证,无法办理抵押贷款,办证问题的解决与否,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和企业活力。
黄逢春展示公司新出的产品。俞靓 摄
走自主品牌路
莆田鞋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是业内公认的,耐克等知名品牌在莆田都有定点生产基地,世界上众多运动鞋企业都可以在莆田找到代工企业。这里是高端品牌运动鞋不可替代的生产基地。
但一直以来,品牌创立是个痛点。一线品牌缺,意味着低附加值,产品利润自然也高不了。
并不是没有前人敢“吃螃蟹”。莆田县鞋革厂后来发展成为拥有7万多员工的企业,也是全省最大的制鞋企业,这当中走出了鞋企第一代人。
“这代人都是扎扎实实做实业的人。”莆田鞋业自主品牌索罗芬的创始人黄逢春说,他们积累了第一桶金,用以研发、增加文化内涵,但都抵不过市面上的“消费固有模式”,纷纷败阵下来。
消费者被广告带动,加上碎片化信息过多,莆田的自主创造品牌之路,显得格外坎坷漫长。
“消费者去商场,会货比三家,但在互联网上,比来比去的都是图片。”郭景表示,现在的消费者需要那些能引起好奇的、可信度高的信息,而达到这点,只有足够的品牌力才能实现。
莆田鞋企的现状是规模小而散。业内人士看着一个个前辈踏入又牺牲,只能选择保守的路子。但着眼未来,联盟创牌是必然。
黄逢春说:“制鞋的人才不缺,但创牌的人缺,不知道路怎么走,外来的‘空降部队’又适应不了。”公共创牌、联合创牌,要有一个当家人,一个主心骨。
目前,在政府层面,创牌的氛围已逐步营造出来,但企业多持观望态度,历史遗留下的阴影不是一日就可消除。
但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,莆田已有一些企业从等待观望中主动调整、提前预案,用更积极的作为应对各种“不确定性”。
“这是我们的新款,月底出货。”黄逢春边说,边拿起办公桌上的新品介绍,这款鞋是以中东卡塔尔首都多哈西湾建筑为背景,西湾建筑摈弃了传统的中东建筑风格,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建筑,这个建筑是他们一种精神寄托,一种向往和希望,我们也想借此寓意,开启一个全新的未来。
2014年,黄逢春的公司单纯为安踏做代工。2017年他自创品牌,主销国内。“思路、市场定位好,加上设计研发销售文化投入,就是品牌不败的保障。”黄逢春说,2018年公司转向国际市场,主营运动鞋以及鞋盒、鞋带等配件。现在,公司一年的研发投入需要上百万元。研发团队是本地人,一款产品,因为它的色牢度、图案等需要不断地调整,所以一研发就是六个月、一年。
“我们设计好了,再联合各地的力量来一起做。”如智能穿戴就和广东合作,自动绑鞋带与本地的双驰实业合作。
“你把基础做好、产品做好、设计做好、文化做好、销售市场定位好,其实是没有太大压力的。”黄逢春说。
莆田鞋企在广交会的展位 陈建美 摄
壶山新语
从解决消费者需求出发| 俞靓
事物的发展有其轨迹,鞋业也是如此。
莆田鞋业发展了60多年,一开始,也是走生产、加工、招商、广告的套路,向外界展示“我的产品是什么”。后来开始意识到客户的需求问题,发展思路就变为“客户要什么”,但满大街的“复制、粘贴”蜂拥而入,产品山寨化日益严重。
现在,莆田鞋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,鞋企亟需思考的是“我能为消费者解决什么”。
在走访几家规模不一的鞋企后,记者发现莆田当地有不少自主品牌极具竞争力,他们的产品质量过硬,性价比很高,舍得放长线钓大鱼,不惜重金投在研发上,让产品的回购率达50%以上。不同于过去的习惯性低价竞争,他们开始自信抬头,仔细抓取市场。此外,今天的年轻一代购买的不全然是产品,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或者乐趣。抓取到消费者的精神需求,就抓住了商机。
比如当下,有鞋企针对孕妇群体,推出一个女性生命中的“三双鞋”系列,即一个女性在生育前后两年,鞋码会发生变化,就有三双鞋以上的需求量。如此,从解决消费者需求出发,寻找新的创新点,就造就出独一无二的差异化产品,赢得市场份额。
相关部门也可创造平台,多举办一些体验式活动,让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贴近消费者。反过来,消费者的诉求反馈给企业,能为企业生产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和有力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