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阳:疫情防控中的中医力量
自濮阳市突发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以来,濮阳市中医医院及其分院有召必应,连续奋战。在紧张的核酸采集现场,在19228剂中药制剂制作现场……都有濮阳市中医医院中医人步履不停的身影。
?
核酸采集 有召必应
3月12日是国际植树节,也是濮阳市进行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的日子。为了全面排查新冠肺炎感染者,加密核酸检测频次,根据濮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,濮阳市中医医院火速应对,在第一时间组织364名核酸采集队员到达指定地点,开启了核酸采集的“新工作”。
自3月9日以来,濮阳市中医医院核酸采集队连续4天奋战在疫情第一线,从白天到黑夜,从晴日到雨天,从社区到村庄,从广场到家门口,每一处都能看到他们繁忙的身影。
“张大嘴巴,再大点儿,舌头伸出来,说‘啊……’”这是每一个核酸采集人员每天必须说上千次、上万次的话。他们动作流畅、娴熟,采样精准,不拖泥带水。很快,一个组别的核酸采集试管已经完成,下一个组别的人员排队有序,正确佩戴口罩,相互之间保持1米线的距离,静静等待核酸采集。
这样的一幕幕,3月12日,也在濮阳市中医医院台前分院负责的清水河乡、孙口镇的45个核酸采集点发生着。
3月12日6时10分,天色还未大亮,在濮阳市中医医院台前分院的门诊大厅,一支由88人组成的核酸采集队在这里集结到位,奔赴清水河乡、孙口镇的45个核酸采集点,完成两个乡镇1.9万余人的核酸采集任务。核酸采集队队员连续工作长达8小时,从穿上防护服那一刻开始,坚持不吃、不喝、不上厕所。其间,突降春雨,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退缩,而是冒雨坚守在核酸采集的一线。
刚刚结束第四轮核酸采集任务,濮阳市中医医院又成立了20人的“突击队”,奔赴具有被感染危险的现场进行核酸采集。
?
中药制剂 助力抗疫
3月9日23时30分,濮阳市中医医院党委接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,向市油田第十中学全体师生,包含小学部及中学部共6228人提供3天中药制剂。为了让师生第一时间喝上中药,该院党委立即启动医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,快速部署应对措施,考虑到此次任务药剂方分为成人方、儿童方,药剂总量大、液态中药制剂熬制时间较长等因素,经研究决定分渠道、分批次同时制作,第一天药剂为中药免煎配方颗粒,后两天为瓶装代煎液。当天24时,该院药剂科、3个颗粒中药房、制剂室、中药库等科室集合完毕,各科室协调配合,层层落实该院党委工作安排,火速投入工作。
3月10日清晨4时,第一批6228剂中药免煎配方颗粒制剂制作完毕,含儿童方3914剂、成人方2314剂;3月10日凌晨2时,第二批含备用药剂13000剂瓶装代煎液:儿童方8000剂、成人方5000剂制作完毕,由指定单位分批派送给市油田第十中学。一天两夜,26小时的拼搏,19228剂中药制剂,中医人不负使命,以中医药为盾牌,牢筑抗疫防线,圆满完成了任务。
未来抗疫路上,中医人也必将步履不停。(本报记者?陈述明 ?通讯员 丁林国 刘军鹏 李爱英)
统筹:刘旸
责编:张驰